仙跡奇景存古碑

來源:香格里拉網(wǎng)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8-02-11 09:53:17

白水臺縮微景觀,位于麗江獅子山北麓、麗江會堂以東、納西清明上河圖大型浮雕墻西側(cè)。一眼望去,只不過是一些梯田伏的臺地而已,并不覺有奇特之處,或許疑竇頓生:何以在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與新城交接地帶置此一景?

真正的白水臺位于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壩納西族民族鄉(xiāng)白地村委會。讓我們先抄錄一首在名為“白水臺”這個地方的臺頂泉源處,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麗江土知府木高朝覲時題寫的摩崖石刻作為我們思路的路標(biāo):

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

云波雪浪三千壟,玉梗銀丘數(shù)萬塍。

曲曲冏留塵不染,層層瓊涌水常凝。

長江永作心田玉,羨此高人了上乘。

這首形色兼?zhèn)?、聲情并茂、溯本敘源的詩,不僅極為生動地描繪了白水臺的景觀,如見其狀,如聞其聲,而且在恍惚間讓我們在題詩的落款中與處于公元第一個千年前的一行僧高人相會:他就是被納西東巴奉為神明的祖師丁巴什羅。他在這片圣地——白水臺東面山上的“什羅??伞保ㄊ擦_靈洞)修行、授徒,用象形文字書寫東巴經(jīng)書,成為神奇智慧的祖師。于是,白地——白水臺的所在地成了歷代納西族東巴朝圣之處,功成者在什羅靈洞舉行儀式冊封,成為真正的東巴,因而有“不到白地,不成東巴”之說。山石嶙峋,近似錐形的這個靈洞便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眼看洞壁上朝圣者寫的已模糊不清的象形文字,不禁彌漫升騰起一種難以言狀的沖動,一種恍若隔世的生命靈性,映耀著天國的快樂,似乎已融入古老歷史的精神宣言之中遨游,參與了歲月悠悠的文化綿延,數(shù)以萬計的最古老樸素的東巴經(jīng)書便在我們的思緒中漂浮,那源于清澈明凈境界的原始宗教猶如白水臺的那股清流注入寬廣的金沙江,離開大自然的閉塞局限,匯集發(fā)展,積淀而成為璀璨的東巴文化這顆明珠,這猶如麗江文筆山上的靈洞,成為藏傳佛教徒赴雞足山途中必經(jīng)的驛站一樣。

緣于此,白地不僅是納西族東巴文化孕育成長的重要搖籃之一,而且是個富集納西文化的寶庫,不僅有眾多的東巴經(jīng)書,有制作書寫東巴經(jīng)的特種手工紙的傳人,而且每年仲春二月初八,附近村民“不計百里而來,獻酒獻茶,不約千人而聚”(光緒《中甸府志》)進行隆重的祭天活動,在白水臺野炊歡飲,歌舞狂歡,相沿成俗。這一切,都是納西先民創(chuàng)造的文化風(fēng)采的一種演示,是推進東巴文化發(fā)展的一種社會動力。

傳統(tǒng)顯示,勝景是誕生圣地的母胎。不論東巴祖師在此誕生而成為東巴的圣地,也不論民眾祭天之俗綿延的游春盛會,如果尋其誘因,都不可否認(rèn)地生發(fā)于白水臺的自然奇景,從文化的角度喚醒了納西先人創(chuàng)造的靈感,故把那淵源古老的追求人與宇宙同一的生命理想、人與自然諧趣共生的審美精神的延續(xù)以東巴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高層次的綜合性載體編織而成的古老民族文化奠基于此,所以,也就如下述的鬼斧神工自然造化的白水臺一樣神奇,讓人驚嘆不已:白水臺處于稱作“般盤之”的山谷中(般盤,包谷與麥芽熬制成的一種飴糖,初成古銅色,經(jīng)趁熱反復(fù)拉扯而成白色,絲縷畢現(xiàn),形色悅目;之,可譯作美麗或好看,也可譯作街;都與此臺地相切合)。從地層深處涌出的含有碳酸氫鈣的泉水從山上順坡而下,經(jīng)陽光空氣作用析出白色沉淀物,歷經(jīng)悠長歲月逐層覆蓋地表而形成梯田狀層疊曲折、蔚為壯觀的奇異景觀。當(dāng)?shù)鼐用窈蜄|巴把這一臺地視為圣地,是“呂姆”(龍王)的屬地,是進行“術(shù)古”儀式的地方。流淌著的泉水更加變得晶瑩透亮,如瓊釀玉液,披掛而下,看上去就像一層藍白相間的玻璃覆蓋在層疊壘就的一塊塊巨型銀硯之上;在蒼翠青幽的群山映襯下,臺地更顯潔白如玉;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大小有別的泉瀑更加晶瑩耀眼;臺地有的像已犁耙平整等待種植的梯形水淹稻田,有的岬角像彌勒佛之肚突凸而出,有的鐘乳石筍相連而懸成可容身的洞穴;近看,臺岸留存著漣漪波紋蕩漾的永久模型,記錄著臺地的履歷;遠觀,整個臺地則像一塊疊層制作的奶油色的大蛋糕,又像一巨型凝脂玉雕的工藝杰作。由此,很自然地相信許多充滿詩情畫意的傳說。

如果我們將這種人與自然諧趣共生的民族審美精神再作一些深入,姑且根據(jù)納西族源于古羌南遷說的觀點,是否可以作如下形象的闡述:

白水臺上面的發(fā)源泉流,流量雖不是很大。創(chuàng)造力卻不凡,這猶如納西族在河湟初始的繁衍生息,雖人少力薄,卻前程無量。泉水順坡而下,隨著歲月的流逝,沉積物逐漸增多,一些地方的泉華臺地逐漸升高,迫使水流放棄原來的臺地流向,而尋找另一方向的出路,繼而又形成新的臺地,遂使整個小山形成許多連續(xù)不斷的梯級狀奇異臺地,是為大自然永恒的作品,這猶如納西族自西北向南遷徙,從川西而滇西北,此處無以立足,再遷彼地重新開始,輾轉(zhuǎn)流傳,不斷醞釀,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傳播自己的形象和文化創(chuàng)造,最終造就了納西族自身及其文化大觀。臺地奇觀塑造者為其中的泉華沉淀物,包括無以計數(shù)的像魚卵一樣在泉流中滾動的“豆石”(鮞粒巖),但最終并不顯現(xiàn)它們的存在,而是消失在整座小山的臺地之中,這猶如納西族發(fā)展歷程中存在過的千千萬萬的個人或家庭,包括能人智者,它們是鑄造民族自身及其文化的細(xì)胞,它們出過力,展示過智慧和創(chuàng)造,卻在歷史長河中湮滅得了無蹤影,然而,離開了它們,何為今日的文化遺產(chǎn)?此乃所謂民眾及其創(chuàng)造行為也。逝者如斯,來者可鑒,歷史不過如此耳!

既然如此,那我們采取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然而,納西先人沒有這樣教導(dǎo)我們,也沒有傳下這種習(xí)慣,這是根脈不絕的民族精神!君不見那股經(jīng)歷了創(chuàng)造而自潔晶瑩的溪流最終歡快地注入了金沙江,成了長江這條母親河之中的一分子,直奔大海而去,這猶如納西族經(jīng)過歷史的不斷洗禮,造就了堅韌不拔、自強不息而又寬容博大的民族性格,成了中華民族之林中的一員,而為世界所注目。

正基于此,在遭受舉世矚目的“2·3”大地震劫難之中,墻垮了,屋塌了,但在全國各民族人民及國際社會的無私支援下,麗江人民猶如震不倒的玉龍雪山,并沒有被災(zāi)難壓垮,反而弘揚了“麗江精神”,創(chuàng)造了“麗江速度”,在短短三年之中完成了空前規(guī)模的恢復(fù)重建工作。古城并沒有因此劫難而消失,反而恢復(fù)建設(shè)成了真正的人間仙境,進入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行列。如果追根溯源,就像白水臺源于有這股含碳酸氫鈣的泉流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祖宗的創(chuàng)造和智慧。那么,我們在享受這種創(chuàng)造遺產(chǎn)的同時,又能留給后人什么呢?

“創(chuàng)古”的思路由此而生:借著震后恢復(fù)重建的歷史機遇,在古城“整舊如舊”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古”項目,如東大街的仿古建筑,石牌坊和木府的重建,萬古樓和浮雕墻的創(chuàng)建,香格里大道通衢等等,白水臺的縮微景觀也是其中之一。

很自然地,后來者將以自己的觀點對我們的“遺跡”評頭論足,就像我們今天敘說老祖宗的遺產(chǎn)。所以,我們面對縮微的白水臺,只能客觀地說,它并不盡如人意——東側(cè)現(xiàn)以門為飾的洞口實在是最適宜于造就與此相配套的模擬“什羅靈洞”的理想之處;人工的模仿再造,總覺眼高手低,不論形色,不論韻味,實在難以匹敵大自然精妙絕倫的創(chuàng)造;它僅僅體現(xiàn)了一種象征性點綴示意,作為一件走向包含民族文化源脈景點的路標(biāo),便于按圖索驥,身臨其境,飽覽體味一番,促進對納西族有較全面的了解——過去,納西人與各族民眾一起,在包容、同化、融合之中,使麗江古城“活”著走到了今天,走向了世界,那么,它們今后將如何面對麗江古城保護、開拓、發(fā)展,我們相信……

(按:此“白水臺”縮微景觀后來已拆除,但實景很值得一游。)(楊式龍

責(zé)任編輯:李毅寧

上一篇:維西涼粉宴

下一篇:讀《孤獨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