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迪慶納西族民俗文化

來源:香格里拉網(wǎng)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9-25 10:35:51

了解迪慶納西族民俗文化,其理由很簡單,從小生長在多種民族和睦相處的迪慶,長期與納西族友好交往、和睦相處,加之長大后娶了納西族姑娘作妻子,與納西族一起共同生活了20來年,對納西族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在迪慶州志辦公室工作近5年期間,與我的恩師納西族著名學者楊正文先生交流納西族文化,啟發(fā)頗多。通過多年的學習、認識和理解,認為迪慶納西族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融合性和時代性的特點,在長期的民族文化的融合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誰也離不開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會文化交融現(xiàn)象。

據(jù)有關史料記載,納西族源于遠古時期居住在我國西北河湟一帶的羌人,后來,有一支羌人沿無量河由北向南遷徙到迪慶境內,并與土著民族融合相處形成了今天的納西族,至今有上千年的歷史。明代麗江木氏土司時期軍事移民和清代從事經商等活動也遷來了不少的納西族落籍迪慶境內。境內納西族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縣三壩、金江、上江,維西縣永春、塔城、攀天閣、葉枝、白濟汛以及德欽縣佛山等鄉(xiāng)鎮(zhèn)。目前,根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字顯示,迪慶納西族人口為46402人,占總人口的11.60%。

居住在迪慶境內的納西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從事生產活動,衣、食、住、行的民俗行為便與其活動相生相伴。人類自身繁衍發(fā)展的需要,便產生了一系列的婚育習俗。同時信仰、禮儀、節(jié)日、游藝等精神民俗也隨之出現(xiàn)和形成,久而久之具有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納西民族文化自成體系,其內容極為豐富多彩,影響至今。

人靠衣裝,馬靠鞍裝。一個民族最顯著的標識和徽記是服飾,服飾能夠展示一個民族最具魅力的文化現(xiàn)象,納西族服飾也如此。迪慶境內的納西族服飾具有地域性、性別差異性和其它民族文化的滲透性的特點。香格里拉縣三壩鄉(xiāng)納西族傳統(tǒng)服飾,衣料多為麻布。男子衣著為大面襟短上衣或長衫,下身著寬腳褲,裹綁腿,赤腳或穿草鞋,男子腰束用粗毛線織成的寬腰帶,喜歡佩帶腰刀,壯年、老年男子佩帶打火鐮和羊皮煙肚兜。婦女穿白麻布衫或金絨對襟長衫、鑲花邊白麻布裙,腰束白花帶,女子還身披公羊皮和羊皮披肩,公羊皮四肢腳蹄形狀保留,十分原始。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勤勞的納西族婦女含辛茹苦地養(yǎng)育了9個兒子, 9個兒子到了可以幫其母親上山放牧、下田做活的年紀時,不知什么原因,兒子們1年1個地接連失蹤了,可憐的母親傷心極了,決定到山里去尋找她的兒子。她穿著麻布長衣,套上紅腰白褶裙往高山上尋找。越過9座山,渡過9條河,她來到深山密林中。有一天,她突然遇到一個騎山騾的名叫木惡的魔王。母親隨著木惡來到了一個十分陰森的巖洞,發(fā)現(xiàn)洞壁上掛著9個人頭,經細細辨認,正是她的9個兒子的頭顱。傷心至極的母親強忍悲痛,用計套住了魔王木惡的致命處,借用野豬的力量把木惡巧妙地砍成9節(jié)。9節(jié)尸體變成了9個小鬼,9個小鬼還會說話,談起各自怕什么的問題。一個說:“我最怕東巴作法的誦經聲?!绷硪粋€說:“我最怕都魯(神石)”。最后一個小鬼說:“其實你們說的都并不可怕,我認為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名叫羊皮的那個東西,它還有4個硬蹄呢!”聽了9個小鬼的話,母親回到家之后,她就披上一張帶腳蹄的羊皮。從此以后她就什么惡鬼都不怕了。那時起,納西婦女也就有了披羊皮的習慣。

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裝飾作用,又可暖身護體,以防風雨及勞作時對肩背的保護。男子頭戴氈帽和金邊絨帽,也有打包頭的,女子婚后編發(fā)盤辮,富裕人家頭戴圓形銀飾。

香格里拉縣金江鎮(zhèn)、虎跳峽鎮(zhèn)的納西族服飾,女穿棉布對襟長衫,著坎肩,穿長褲,系百褶圍腰,披綴有圓形飾物,經精心裁剪、挑繡的蛙形羊皮,圓形飾物俗稱“星宿”。羊皮有披帶,以白色為底色,多繡以藍色或黑色圖案。這種羊皮披肩俗稱為“七星羊皮”,也稱為“披星戴月”, 象征納西族婦女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以示勤勞之意。還有另一種說法,上方下圓的羊皮是模仿青蛙的形狀剪裁,而綴在背面的圓盤納西族稱為“巴妙”,意為“青蛙的眼睛”,這是崇拜蛙的土著農耕居民與崇拜羊的南遷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納西族后的產物。

維西、德欽和香格里拉縣洛吉鄉(xiāng)的納西族服飾受藏族服飾的影響,男穿有領大襟外衣,寬襠褲,褲長至膝,小腿打羊毛布綁腿,頭戴氈帽或狐皮帽,外穿楚巴、藏式長袖長袍或系羊毛織的帶子,腳穿帶扣皮鞋或布鞋。女穿無領大襟寬袖短襖,外套紅色坎肩,下穿長褲,系長裙,右側系一繡花針線包。中老年婦女頭上纏黑帕子,青年婦女纏紅帕子,穿繡花鞋,佩戴各類首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納西族長期生產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氣候特征、物產差異等決定了納西族飲食文化習俗。納西族大部分居住在海拔1500至2000米左右的金沙江和瀾滄江流域的河谷地區(qū),氣候四季分明,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盛產玉米、小麥、水稻、大麥、蕎麥、黃豆、蠶豆、豌豆以及各種蔬菜等。據(jù)說,過去納西族沒有種菜園的習慣,多半在自家地里套種瓜、豆、白菜、蔓箐、蘿卜等蔬菜,但現(xiàn)在種植菜園的逐漸增多,蔬菜品種越來越多。在二半山區(qū)以狩獵、畜牧為主,飼養(yǎng)黃牛、山羊、騾馬等牲畜。納西族先民雖然是從游牧生活向農耕過渡而來,但現(xiàn)在畜牧業(yè)不是納西族的主要生產方式,而農耕生產才是納西族的主要勞作。

納西族以一日三餐為傳統(tǒng)飲食習慣,以玉米、小麥、水稻、大麥、蕎麥等為主食,但由于生產生活環(huán)境和生產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其制作方式在各地方也有所不同。香格里拉縣三壩鄉(xiāng)納西族飲食,蔬菜品種較少,通常以濃茶加鹽充當菜肴,平均分份就餐,特別是吃肉時由父親掌勺平分,肉食有雞肉、牛肉、羊肉、豬肉等,以清燉為主,佐料種類較少。香格里拉縣上江鄉(xiāng)、金江鎮(zhèn)和虎跳峽鎮(zhèn)等金沙江沿線,飲食花樣多,講究烹調技術。逢年過節(jié)除主食外,還有用面粉和紅糖制作甜餅、麥芽和玉米熬制成白糖、用糖稀粘制的各種稻米花糖、米糕、蜜餞以及豆豉、豬肝渣等諸多副食品。維西縣的部分地方和香格里拉縣三壩鄉(xiāng)的納西族自古以來以腌制琵琶肉為著稱,而香格里拉縣金沙江沿線和維西縣的部分納西族擅長腌制火腿和臘肉。納西族喜好飲酒,一般以自釀為主,最有特色的為索里瑪酒,也是待客的上等飲品。納西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待客熱情,菜肴豐富,一般用大碗盛菜,碗數(shù)以雙數(shù)為佳,素有“居家不得不勤儉,待客不得不風流”的美譽。

民居作為社會歷史的活化石,展現(xiàn)的是一個民族的生活空間,就迪慶州境內納西族民間來說,呈現(xiàn)的是古老與現(xiàn)代并存的民間風格,因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不同而形成的多樣的居住形式,傳統(tǒng)的民居多以木楞房、木板房和瓦房為主。香格里拉縣三壩鄉(xiāng)白地村的傳統(tǒng)木楞房,用石料壘石腳,以原木拼接成木楞房,房屋布局一般有正房、草樓和倉房。正房為平房,是全家人起居之所,門檻高,門楣低。內設火塘和大小木床,火塘上安有三腳架,三腳架靠大床一側有祭祀五谷神的燒香臺?;鹛僚c大床相連的另一側有中柱,又稱擎天柱。大小床相連,外靠大床一側有神龕。倉房也是平房,石腳高于地面,上下用木板密封,再蓋房頭板,用以儲藏糧食及家中財物。草樓上面堆草或住人,下面關牲畜。而上江、金江、虎跳峽等鄉(xiāng)鎮(zhèn)的納西族傳統(tǒng)民居以土木結構的木板房或瓦房為主。傳統(tǒng)木板房,筑土墻或壘石墻,房頂覆蓋長條木板,壓石頭。分居室、畜廄和廚房。

維西縣納西族多以木楞房和木板房為傳統(tǒng)民居,一般三間最為常見,分別為臥室、廚房和倉庫。臥室、廚房設火塘。

不管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納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布局的民居建筑最有特色?!叭灰徽毡凇闭枯^高,主要供老人居住,兩側廂房略低,通常下輩居住,再加上正房對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協(xié)調。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磚石鋪成,常以花草美化。屋基采用石頭砌成,墻用土坯砌起,有的四角用磚修飾,上段則用木板圍封,屋架強化穿斗功能,增強了抗震能力,使房屋具有“墻倒屋不塌”的特點。屋面都用筒板瓦覆蓋,前后出檐,人字面坡交接處裝飾“垂魚”。

時至今日,納西族的民居建筑多以瓦房和磚房為主,納西族傳統(tǒng)民居建筑特色在逐漸消失。

納西族居住在群山起伏、陡峭險峻、激流險灘的金沙江、瀾滄江流域,決定了其行路的艱難險阻。納西族先民借助畜力和棧道來克服艱難險阻,畜力以馬、牛、驢、騾等為主,馱運物資或騎乘。在金沙江、瀾滄江及其支流上用溜索、木船、羊皮囊和皮筏來渡過,有效解決了兩岸居民的行路難問題?,F(xiàn)在,機器船、汽車的普遍使用,大大改善了納西族的通達條件。

據(jù)說,羊皮囊和皮筏曾經是居住在金沙江流域的納西族群眾常用的水上運載工具。羊皮囊是由羊皮經過加工制成,羊皮通過揉制后變得柔軟輕便。將皮囊的四肢或頸任選其一肢作吹氣用,用繩系緊纏牢。使用時,先將羊皮囊放入水中浸泡數(shù)分鐘,待滋潤后。用嘴在未系繩的一端中吹氣,待羊皮囊膨脹后,用力挽結,使空氣阻塞。使用羊皮囊一定要緊貼人的腹部,利用四肢上的麻繩繞過人的背部,采用上、下交叉的辦法系牢。這樣,羊皮囊在水中可產生一定浮力,將人浮托于水面。只需人的手、腳輕輕劃動水面,人即可向前移動。而皮筏一般由四個羊皮囊組成,用繩子系在四根木棒上。在皮筏的前后或左右各拴一麻繩,繩的長度要多于江面的寬度。使用時,先將筏子一端的繩子攜至江的對岸,將繩拴于穩(wěn)固的地方。開始時,先由江對岸的人用繩牽動筏子,借著水的流向緩緩移動。后邊的麻繩也順著筏子逐漸放繩,至對岸后,再用麻繩將空筏拉回。這種羊皮筏可產生較大浮力,多用于載運物資和乘人。如果較大的牲口過江,需在牲口背上掛一羊皮囊,也仍用麻繩牽動筏子的辦法運至對岸。

現(xiàn)存于昆明大觀樓長聯(lián)里的“元跨革囊”典故與羊皮囊有淵源的歷史關系。清代名士孫鬢翁以“元跨革囊”四個字概括了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10萬大軍,兵分三路,直指云南,憑借革囊和羊皮筏橫渡金沙江之壯舉。其中,兀良合臺率領的蒙古西路軍也憑借革囊和羊皮筏在香格里拉縣境內金沙江邊渡江到麗江石鼓、巨甸、塔城一帶。麗江巨甸原名“九賧”,元初改為“巨津”,意為大渡口。到現(xiàn)在,“元跨革囊”的歷史事件仍在境內金沙江沿線廣為流傳。

節(jié)日是歲時民俗的一種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納西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節(jié)日文化,并形成了具有強烈的人為因素和濃厚的文化色彩的節(jié)日民俗,既有與其他民族相同的節(jié)日,又有自己民族獨有的節(jié)日。正月春節(jié)、三月清明節(jié)、五月端午節(jié)、六月火把節(jié)、七月祭祖節(jié)與其他民族大同小異,是各民族具有共性的節(jié)日?!岸掳恕笔侨诘胤綒v史、宗教、民俗、文藝、民族關系等為一體的獨具納西族特色的節(jié)日之一,集中體現(xiàn)了當?shù)貍鹘y(tǒng)農耕、游牧、東巴、歌舞等豐富的文化內涵。但受地域的影響,不同的地方在節(jié)日的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差異。香格里拉縣三壩鄉(xiāng)納西族在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八相聚在白水臺歡度納西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二月八”,四面八方的各族群眾都到白水臺臺地上跳舞、對歌、祭拜白水泉。節(jié)日里的白水臺旁,人們燃起一堆堆篝火,在地上墊著松毛,擺上餌塊、粑粑、葵花子、梨、雞鴨魚肉等食品和熱茶。大家席地圍坐,親友們互相問候,開懷暢飲。飯后,人們圍成一圈,在悠揚的蘆笙聲和歡快的鑼鼓聲中翩翩起舞。青年男女多在濃蔭覆蓋的大樹叢中,對唱山歌。同時,各村寨的騎手云集在一起,開展賽馬比賽等活動,熱鬧非凡。在節(jié)日中,用雞血朝祭白水是不可或缺的節(jié)日祭典內容之一,感謝白水神過去一年里對民眾的保佑并祈求來年的豐收,這是至今還保留的納西族古老血祭的痕跡。

關于“二月八”的由來在民間流傳的優(yōu)美故事不少,有的是關于驅鬼的傳說,有的是關于東巴教的鼻祖丁巴什羅的故事,在當?shù)丶{西族民間最為流傳的是:很久以前,有3個妖魔在寧蒗地區(qū)為非作歹,后來被守護神看管起來了。一天,趁守護神熟睡之機,妖魔逃出,變成3個美女,混入在山坡上唱歌跳舞的姑娘隊伍中,企圖殘害她們。當妖魔快下手的時候,守護神及時跟蹤追來。他從納西族家里要了兩個雞蛋,拿在手里,搖身變成一個姑娘,走進舞隊中。原來妖魔聞不得雞蛋味,一聞到雞蛋味,立即原形畢露,于是當場被擒。守護神為感謝納西族同胞的幫助,就在山坡上挖了個池塘,灌滿了清泉,讓這一帶納西族百姓于二月初八來這里沐浴,唱歌跳舞。天長日久,就演變成了“二月八”節(jié)日。

維西縣納西族把“二月八”又稱為“三朵節(jié)”,以祭祀活動為主。香格里拉縣上江鄉(xiāng)一帶又把“二月八”又稱為“放牧節(jié)”,還用豬頭、大米、酒茶等來祭祀山神和土地神,也少不了殺只公雞,滴血于樹或石頭祭祀。還相傳有居住在境內金沙江沿岸的納西族在農歷二月八當天要舉行祭天活動,而且只講納西話,現(xiàn)在已基本消失。

納西族的婚姻習俗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穩(wěn)定性,是在長期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婚俗表現(xiàn)形式,傳統(tǒng)習慣以舅表婚、姑表婚為主,以舅為大,婚姻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由父母包辦,甚至指腹為婚。這種婚姻形式是原始時代亞血緣婚的一種殘余,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制度的演變,近親通婚逐漸杜絕,提倡婚姻自由,但亦有講究門當戶對、明媒正娶的,奉行三從四德、夫唱婦隨等傳統(tǒng)倫理。

責任編輯:和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