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彎彎山村路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1-10-25 11:43:30

香格里拉縣虎跳峽鎮(zhèn)是以山區(qū)為主的多民族聚居鄉(xiāng)鎮(zhèn),轄街道居委會和橋頭、長勝、永勝、東坡、松鶴、金星、寶山、紅旗9個村(居)民委員會107個村民小組。漢、彝、傈僳、納西、藏、白、普米、苗、回等9種民族在沖江河兩岸繁衍生息。近年來,隨著山村交通條件的改善,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也明顯提高,曲曲彎彎的山村路記載著時代的變遷。

從羊腸小道到通組公路

21世紀之前的年月里,在沖江河的東西兩岸的村寨之間相連的是一條條羊腸小道。東坡村的摸鼻梁以其筆直陡峭而得名,它是沖江河兩岸交通條件變遷的一個最好見證。如今路旁長滿雜草、人跡罕至的小路,過去曾是連接對河兩岸的要道。從河西的金星村豐蜜扒到河東的營盤坪子或松坪子,看著咫尺卻要走一個上午。走完摸鼻梁的山路37道拐就要半個小時。辦事或走親戚到魯堆、老藥山等村寨,從河邊到村里就需要一整天。

“上坡喘,下坡軟?!睆潖澒展盏男÷纷韪糁藗兊耐鶃?,也阻礙著經濟社會發(fā)展。逢年過節(jié)遇到紅白事,人們最怕的就是要到遠處做客。

如今,在沖江河兩岸,大部分村民小組通組公路已經修通,一些村民小組的公路還實現了硬化??ㄜ嚒⑥I車、摩托車把村與村、組與組、人與人的距離拉得很近。親戚朋友們可以在一起吃晚飯,然后再各自回家喂牲口、做家務,一個村與一個村的距離從走一天縮短到個把小時。

對河兩岸親戚也好、熟人也好,無論哪家遇到事情,大家都可以很快從四周聚集起來相互幫忙。

“以前年輕的時候,想去趕街,就怕來回的路,幾天都腿疼。現在好了,家門口就可以坐車,趕一天的街一點都不累。”70多歲的楊大媽說。據介紹,以前她的孩子們小的時候,為了供孩子讀書,她經常在街天背著蘋果、梨或者早熟包谷等物品步行6公里路到街上賣,換一些孩子們需要的用品和籌集學習費用。如今,每個街天,她也喜歡收拾一籃子雞蛋、土雞等特產到街上銷售,再買一些想吃的或者需要用的物品,改善生活。

交通改善之后,遠離集鎮(zhèn)的魯堆、石多溝、五頭上等村民小組的中藥材、野生菌、野菜等山貨成了到虎跳峽旅游的客人們的青睞之物。


馬幫馱著生活到小卡載來幸福

每天開著小卡忙碌在山村公路上的東坡村民小劉說:“現在,農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購買力很強,每個街天都要幫很多人家運送貨物。各個村里的核桃、生豬等要運送到鎮(zhèn)上,老百姓所采購的生活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運到山村里,在跑運輸中,我家的生活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逐漸走上了富裕路?!?/p>

過去,虎跳峽鎮(zhèn)山村的老百姓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起房蓋屋。從山腳到山頭上,光是搬運瓦都需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往往要動員一家老小一片一片地背上去。改革開放之后,一些頭腦靈活又有體力的人戶開始養(yǎng)起馬幫,靠馬馱物資實現發(fā)家致富。那個時候,在沖江河兩岸曲曲彎彎的山道上,馬鈴聲和馬鍋頭的吆喝聲在鄉(xiāng)間的村莊和山林間回蕩成曲。

“我們很賣力地打扮著自己的馬幫,往往把頭騾打扮得像個披紅帶綠的大姑娘,以此顯示自己的實力?!痹涴B(yǎng)過14匹騾馬的馬鍋頭李大叔說起當年的事情,眼睛里還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說:“趕馬很苦,每天要上近千斤的馱子,還要走幾十公里的山路,晚上還要為馬的夜草犯愁。一年下來只能能賺一點點開銷錢?!?/p>

據介紹,如今,在虎跳峽鎮(zhèn)修通公路的每個村民小組都有三四輛小貨車,手扶拖拉機、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則比較常見。很多村民靠貨運走上了致富路。

在汽車奔走于山村公路的引擎聲里,山村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機、家電、水泥、瓷磚……老百姓所需要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了山上,冰箱、洗衣機、沙發(fā)……這些過去屬于城里人家中的用具也在農村老百姓的家里普及起來。庭院平整了、房屋亮堂了,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殷實。(程志開)

責任編輯:鮑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