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促發(fā)展 社會和諧譜新篇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2-02-22 19:34:07

——香格里拉縣上橋頭村民小組創(chuàng)建民族團結示范點紀實

潔白明亮的藏房次序井然,路邊的石榴樹開滿紅色的花朵,大片的柑橘園郁郁蔥蔥……這就是我州民族團結示范點——香格里拉縣尼西鄉(xiāng)幸福村上橋頭村民小組。

上橋頭村有悠久的革命歷史,是紅軍經過并戰(zhàn)斗過的地方。1936年5月5日,紅二軍團把紅旗插上資納臘山,寫下《紅軍是番民的好朋友》幾個光芒四射的大字。上橋頭村有紅軍先烈的忠骨長眠于此,為了紀念先烈人們在這里豎立了紀念碑、建造了紅軍橋,鮮活的革命歷史也使上橋頭村成了我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3年,全省民族工作部門積極開展民族團結示范點的創(chuàng)建,我州經過認真的研究分析,把上橋頭村民小組確定為民族團結示范點。民族團結示范點建立起來后,村里從當地實際出發(fā),發(fā)展木碗等手工藝品,還積極發(fā)展林果經濟和旅游業(yè),創(chuàng)出了年勝一年的優(yōu)異業(yè)績。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村在示范點建設前人均純收入926元,人均有糧452斤;人均居住面積20平方米,個別農戶存在著人畜共居的情況,通電能力較差;教育文化發(fā)展滯后,文化生活極為貧乏,難以接收新的信息,更沒有一個像樣的文化活動場所,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衛(wèi)生條件落后,防疫保健無從談起,尋醫(yī)找藥要到30公里以外的衛(wèi)生院;臟、亂、差現象突出;治安案件逐年上升,社會矛盾隱患較大;各種基礎設施薄弱,生產力水平低下,產品結構單一,是一個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村民小組。

圍繞經濟發(fā)展好、社會治安好、村容村貌好、教育科普好、睦鄰相處好的總體要求和“八個一”創(chuàng)建目標,在省民委的關心支持下,在尼西鄉(xiāng)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投入135萬元,其中項目資金投入75萬元,群眾投工獻料及投入資金60萬元,先后完成了水泥衛(wèi)生路、沿河擋墻、公共衛(wèi)生廁所、文化活動場所、農戶安居工程及房屋改造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設。

在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尼西鄉(xiāng)黨委政府結合上橋頭村農村經濟結構單一的實際,狠抓產業(yè)結構調整。該村人多地少,而該村的黃果和木制工藝品頗受市場歡迎。出主意、想辦法,發(fā)動群眾積極培育這兩種產業(yè)。通過兩年來的支持幫助,目前兩種產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種植黃果的農戶最高收入可達15000元左右,最低收入也在5000元左右;木碗手工業(yè)最高收入達3萬元左右,最低收入在7千元左右,有力地促進了該村的經濟發(fā)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同時,在開展“示范點”過程中,該村建立健全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各種農村基層組織,定期不定期召開村民大會,宣傳講解民族團結的重大意義,象愛護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借“普法”活動契機,大力宣傳法律法規(guī),要求做知法守法的公民。建立了以村民小組長為第一責任人的治保調解委員會,認真處理各種有隱患,同時加強對信教群眾的引導,積極為建設“民族團結示范點”獻計出力。

該村還發(fā)動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積極改善居住環(huán)境和衛(wèi)生條件,村民們自發(fā)對村中的草堆、柴堆、糞堆進行了清理,清除了衛(wèi)生死角。并訂立制度措施,管理好、維護好村里的各種公共設施。有村民說:“只有自力更生,加強維護管理,才對得起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這樣才能達到民族團結示范點的標準”。

隨著示范點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很大進步。群眾自發(fā)地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自覺地執(zhí)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主動送適齡兒童上學,入學率達100%。三年來無一起超生和不滿間隔期出生的現象,無賭博、亂砍濫伐和早婚現象。群眾踴躍爭當“十星級”文明戶;人均有安居衛(wèi)生住房30平方米。該村還經常開展民族團結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清明節(jié),組織學生和群眾到烈士碑前悼念紅軍先烈。逢年過節(jié),村里組織跳尼西情舞等文化活動,還組織開展扶弱助殘、濟貧幫扶等愛心活動。這樣,不但激發(fā)了群眾的思想覺悟,提高了思想認識,還鞏固了農村思想陣地。

實施“示范點”以來,該村不僅做到了鄰里團結,同時還做到了友鄰地區(qū)村民之間的友好相處,對一些會激發(fā)的糾紛隱患每年進行一次交流協商,互通信息,對爭議較大的問題,按歷史習慣、相互尊重的原則妥善處理,達到了共處、和諧、團結穩(wěn)定。(永基卓瑪)

責任編輯:鮑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