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縫出美好生活

來源:香格里拉網(wǎng)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2-03-16 09:13:35

老裁縫夫婦

  俗語說:“人靠衣服馬靠鞍!”一對從業(yè)多年的老裁縫夫婦,用簡單的工具配合精湛的技藝,把一塊塊看似普通的布料變成了光鮮漂亮的成衣。用一雙巧手在事業(yè)上演繹著自己的“花樣年華”。他們就是楊秀天和楊紅英師傅。

  家住香格里拉縣建塘鎮(zhèn)達拉廊的楊師傅今年已62歲。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有人做成衣,很多活兒楊師傅都不收錢,因為送上門的活兒,多是他幾十年的熟客。楊師傅的家面積不大,十分整潔,沙發(fā)上三角形繡工精致的罩簾、小坐墊是用五顏六色的碎布塊拼制成的。室內(nèi)陳設物品簡樸精致,環(huán)顧四周的老家具,一臺在角落里靠墻擺放的老式縫紉機錚錚發(fā)亮。

嚴謹認真 從未返工

  1966年,16歲的楊師傅成為香格里拉縣縫紉社的一名集體制的縫紉工。入廠前,楊師傅在制作服裝上就有一些功底,經(jīng)常給親屬家的孩子做衣服,衣服上還點綴著精致的繡花圖案。

  起初,楊師傅只是做學徒,幫師傅打打下手,在老師的教導下,楊師傅的手藝得到提高。老式中山裝、民族服飾、新生兒百日衣、老人壽衣便成了楊師傅的拿手活。當時縫紉社多加工民族服裝及工作服,樣式較為單一,而且是一件服裝制作起來一個人從頭負責到底,與現(xiàn)在的流水線相比,生產(chǎn)效率較低,行話叫“全活”。

  楊師傅嚴謹認真,對工作精益求精,別人加工5件,他僅加工兩三件,每次加工后,他還要認真檢查。正是因為他工作的嚴謹認真,加工出的服裝合格率達到了100%,直至離開崗位,楊師傅做的衣服從來沒有發(fā)生返工現(xiàn)象。

夫妻攜手 勤儉持家

  1977年,楊師傅和本地姑娘楊紅英結(jié)婚了,妻子沒讀過書,當時家里很困難,為了生計,楊師傅手把手地將手藝傳授給了妻子,妻子跟著一步一步學,好在妻子心靈手巧,很快,在裁縫上可以幫楊師傅頂“半邊天”了。從此以后,楊師傅在閑余時間,便接些私活,每當有活,楊師傅負責裁剪、縫制,妻子就負責釘紐扣、裁邊和后期加工。

  楊師傅有3個兒女,為了供兒女們讀書,楊師傅夫婦便接了更多的活,每天起早貪黑地縫制衣服,夫妻倆從未舍得給自己做一件新衣服。每天的生活幾乎就在縫紉臺上度過,裁剪、整燙、縫紉、釘扣鎖眼,每一步都要自己來做,那段時間,夫妻倆沒日沒夜地趕工,每天只睡一兩個小時。夫妻倆踏踏實實的做事原則,保質(zhì)保量的出貨標準,贏得了客戶的認可。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夫妻店在大家的支持下有了起色,楊師傅家的生活也漸漸有了好轉(zhuǎn)。

精心設計 銷售火爆

  1985年,縫紉社由于經(jīng)營不景氣而解體,楊師傅離開了他深愛的崗位,獨立門戶,開了小店。小生意還算紅火,楊師傅用自己的金牌信譽,贏得了不少回頭客,其間,有不少單位找到楊師傅設計工作服。

  據(jù)楊師傅回憶,在九十年代中期,市場上服飾面料以毛料最為流行,他一個人兩天時間就能做出一套價值170元左右的毛料服裝。每到逢年過節(jié),是楊師傅最忙的時候,也是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民族服飾、新年衣服的訂單,比平時多兩三倍,收入也 就增加了。

  如今,楊師傅的兒女們已經(jīng)成人,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了,兒女們便勸他們放下活兒,頤養(yǎng)天年,可老人卻閑不住。在家接一些零活,但收取的費用很低,很多活兒不收錢,現(xiàn)在做活兒對于他們來說不是為了牟利,而是不愿丟掉自己從事多年的老手藝。(楊云萍

責任編輯:趙德瑋